首页

中国夫妻主调教vk视频

时间:2025-05-23 16:44:29 作者:张亚中宣布参选中国国民党主席 浏览量:74860

  中新网5月4日电 北京时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启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多家外媒报道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

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中新网记者 骆云飞 摄

  “历史性时刻”

  嫦娥六号探测器的成功发射令全球瞩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法新社、日本共同社等多家媒体紧跟最新动态,发布多条消息,第一时间对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的发射时间、地点、任务等进行报道。

  英国天空电视台、《纽约时报》、美国太空网等多家媒体通过图文直播等多种形式,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在发射之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嫦娥六号任务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复杂的探月任务之一”,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航天迷们聚集在一起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此外,美国《纽约时报》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媒体还专门对嫦娥六号的命名进行了解说,关注到这一名称源自中国的“月亮女神”——嫦娥,同时还对中国此前的探月计划进行了回顾。

  “非凡的任务”

  除了发射外,外媒对嫦娥六号此次的任务也有极高关注度。

  按计划,嫦娥六号将前往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进行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等工作,还将采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月球样品。

  CNN、路透社等多家外媒表示,嫦娥六号尝试带回的任何月球背面的样本,都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回顾月球和太阳系本身的演变过程,并为推进中国的探月计划提供重要数据。

  路透社还特别指出,中国嫦娥六号探测器此次尝试从月球背面进行采样,这次任务是“中国月球和太空探索计划的又一个里程碑”。

  英国《独立报》认为,探索月球背面的任务“更具挑战性”。在月球上着陆探测器本身就很复杂,而中国这次是计划从研究较少的月球背面取回样本,并将其带回地球供科学家研究。

  英国天空电视台报道称,探索月球隐藏的一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月球的历史。该媒体记者表示,“这将是一项非凡的任务,因为月球背面确实有一些谜团。”

4月27日,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长足的进步”

  同时,多家外媒还关注中国月球探测和太空探索的长期发展。

  CNN称,近年来,在传统上由美国和俄罗斯主导的太空领域里,中国取得了快速进展。

  路透社报道称,自2007年首个“嫦娥”任务以来,中国在月球探测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缩小了与美国和俄罗斯的技术差距。

  巴基斯坦主流媒体《国民报》报道称,巴基斯坦空间技术研究所成员称赞了此次中国宏伟的月球任务,称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

  新加坡《联合早报》也指出,中国在空间站建设、探月工程等领域都在稳步推进,中国正在“航天技术方面拉近与美国的差距”。

  法新社表示,中国取得了多项引人注目的航天成就,包括建成中国天宫空间站。

  报道回顾了4月神舟十七号和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胜利“会师”,并称中国是全球第三个独立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中国的“太空梦想”计划正加速推进。(完)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海洋学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

“通过组建技术攻坚团队,我们构建了充电桩的用电负荷增长模型,努力满足节日期间群众用电需求。”国网衢州供电公司青年突击队队员林子涵说,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这是总书记对青年的期许,我将牢记嘱托,在供电岗位上用心用情为用户服务,以实干担当书写青春华章。

【C财经】相约第七届进博会,中外展商共话中国新机遇

北京大学博士生刘欣告诉记者:“我今天几度有点热泪盈眶的感觉。能在这样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里参加这样的活动,我内心感受到更加温暖。”

学习进行时丨会议笔记: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深改委会议: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参加工作的李宝聚,曾在田间地头和村部会议室里讲过课,后来纸媒发达,他就改用杂志专栏讲解种植知识。2015年微信普及,李宝聚开始在“蔬菜卫士”公众号上写科普文章,一周一篇,在多位蔬菜专家的协作下,如今已经发布了1850篇文章。

第一观察|城乡基层这三件事,总书记格外关注

这个冰雪季,中国东北城市哈尔滨成为“顶流”,赫哲族在中央大街等标志景点的亮相,也让人们再度关注到这个全国仅5000余人的少数民族。

港澳各界举办丰富活动迎国庆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活动结束后,该书作者、叶圣陶孙女、民进会员叶小沫接受《中国新闻》报记者专访,谈到爷爷的可敬与可爱,以及叶圣陶离开30多年后,为何依然有这么多人怀念这位温柔敦厚、真诚纯粹的前辈。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